自日前召开的全市健康扶贫作业会议上获悉,2020年,我市将紧盯贫困人口根本医疗有保证方针,坚持根本医疗有保证标准,以健康扶贫标准化标准化制度化建造为抓手,保持现有帮扶方针、 保证办法、作业标准安稳,稳固并拓宽健康扶贫作业效果,树立防止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高质量完结“三个100%、两个90%”健康扶贫方针任务。 全面完结贫困人口大病、慢病精准救治任务。
本年,我市将持续展开大病专项救治作业,将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由25种扩大到30种,保证全市现有未脱贫贫困人口大病患者应治尽治、不 落一人。
持续做好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因病致贫、返贫危险较高的要点户纳入签约服务规模,保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签尽签;要点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 碍等4类慢病患者的标准管理与健康服务。
稳固完善贫困人口“3+3+N”医疗托底保证机制,逐渐将现有贫困人口“3+3+N”医疗保证模式过渡到根本医保、大病稳妥、医疗救助三重保证规模, 树立安稳、可持续的医疗保证机制。同时,保证贫困人口参加根本医疗稳妥份额达到100%。
稳固进步医疗卫生服务才能。本年,我市将进一步进步县、乡、村医疗机构治疗才能,推动标准化建造。保证2020年年末前,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每个城镇卫生院至 少根本具有50至75种常见疾病诊治才能,每个行政村有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进一步加大支持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造力度,持续展开“369人才工程”,积极组织招聘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全科 特岗医生;经过培养训练、社会招聘、退休医生返聘、对口帮扶、县域内调剂等方法,加强和安稳村庄医生队伍。
保证到2020年,每个城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合格执业(助理)医生或全科医 师,每个行政村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的村庄医生或执业(助理)医生。持续展开城乡医院对口帮扶,全面进步贫困地区县、乡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大力推动县域医共体建造,构建县、乡、 村一体化管理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进步县域综合医疗卫生服务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就近治病和“少患病、不患病”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