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新丝路职业教育集团欢迎您!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抖音 公众号 下载
新闻

河南:脱贫基础更稳固 群众生活更幸福

日期:1970-01-01 08:00:00   浏览量:30

编者按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的河南,如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人民网河南频道联合河南省乡村振兴局共同开辟“巩固脱贫成果 推进乡村振兴”专栏,聚焦各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展成效,深入挖掘地方在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全面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指示的河南探索和实践经验。

  冬至刚过,隆冬已至。在豫北平原新乡,道路两旁绿油油的麦苗正值分蘖期,一拢一拢长势喜人,步行在新铺的柏油路上,心里特别踏实。
  今年7月中下旬,河南多地遭遇极端强降雨,作为受灾严重的地区之一,新乡市卫辉连续两次出现极端天气,造成山洪暴发、四座水库全部溢洪,受灾情况严重。
  灾后恢复重建以来,河南各地严格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加强精准监测、精准帮扶,坚决兜住不发生因灾返贫致贫的底线。
图片

网格员走村入户做好防返贫监测工作。卫辉市乡村振兴局供图

  “实”字下功夫 做好防返贫监测帮扶
  今年这场暴雨,让家住卫辉市上乐镇曲律村的李新泉一家陷入困境。去年初建好的养鸡场被大水冲毁,15000只蛋鸡全部死亡,圈舍坍塌,家里仅有的5亩多耕地也被洪水淹没,秋季玉米绝收。自己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儿子在外务工时不幸头部摔伤,留下癫痫后遗症,家里还有4名学生。眼前的一切,让李新泉一筹莫展。
  面对灾情,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是关键。针对李新泉一家情况,村“两委”在排查工作中,由网格员入户采集收录并填写排查表,由农户签字授权承诺,随后通过镇政府报送市乡村振兴局进行信息比对,比对结果反馈给村级,再由村里召开民主评议会,进行村级公示,最终确定名单。
  今年9月份,李新泉一家被县里识别为监测户。在李新泉家里的墙上,张贴了一张粉色的监测对象明白卡,识别纳入监测户以来享受的具体政策、落实的帮扶措施清晰可见:6万元养殖补偿款,中华基金会发放850元补贴,6口人享受民政补贴570元/人,两个小学生享受每人500元补贴,集中安置费2100元,5000元蓄洪区补偿预付款……
  这个月,村里还为李新泉安排了巡河员公益岗,每月补助800元。58岁的李清泉禁不住感叹:“多亏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日子还要过下去嘞。”
  此次灾情,造成卫辉市18.1万群众受灾,13个乡镇过水村庄157个,31个村损失严重,9773户农村人口受灾严重。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如何确保“对易返贫人口”监测不落一户?卫辉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济华说,县里通过“三种渠道”,严格认定程序。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变故导致的严重困难户,采取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部门数据对比三种渠道进行识别认定。
  “针对受灾严重的乡村、特殊困难群体,新乡市建立县、乡、村、组四级网格化管理机制,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建立帮扶台账,对符合纳入监测对象条件的农户,及时录入全省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河南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12月22日,全省识别认定监测对象21.6万户68.2万人、居全国第3位,其中7月份以来新增11.2万户35.5万人,做到了应纳尽纳。

电商帮扶带动残疾人就业。浚县乡村振兴局供图

  “稳”字当头 保障脱贫群众稳定增收
  脱贫之后,怎样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稳定增收是关键。
  因病、因残、因灾这三类重点人群是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的重点。鹤壁市浚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康忠波,因为一场车祸,高位截瘫,为了治病欠下几十万元外债,妻子离婚,孩子无人照看,康忠波极度绝望。后来,经过“好心人”孙炳良帮助,他学会了泥塑手艺,自己还注册了公司。他做的黄河古陶远销美国,不仅自己脱贫,还带动了7个残疾人和3个贫困户脱贫,并且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孙炳良,河南浚县人。他同样身患残疾,8岁时不幸患上了严重的骨髓炎,但孙炳良没有放弃,他自学电器维修和电商运营后成立公司。近几年,在多方政策帮扶下,他培训了7600多名残疾人士,从事电商行业、实现家门口就业,稳定脱贫增收。
  同样,家住浚县伾山街道的二级肢体残疾人王肖建,也是孙炳良公司的学员,经过两个月的培训后,独立运营起了淘宝店铺。如今,淘宝店铺月成交量达到50多笔,收入3000多元,同时还兼顾云客服,每月收入2000多元。
  “残疾人脱贫是巩固脱贫工作中突出的难点。今后,我还将继续提供就业指导和免费技能培训,带领更多的残疾人有尊严的生活。”孙炳良自信满满地说。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又受到洪涝灾害和疫情叠加影响,帮助脱贫户抵御风险是道现实考题。延津县东屯镇后庄里村的牛瑞刚,今年家里遭受洪水影响,粮食产量减了三分之二,急得挠头直转圈。延津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经过调查了解,帮助牛瑞刚如愿以偿申请贷款十万元,有了这笔贷款资金,他的收粮点开始正常运转。
  巧用金融工具化解返贫风险。河南各地强化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做到应贷尽贷,对灾后无法按时偿还贷款和脱贫户及时办理了延期或续贷手续。同时,还强化保险支持,扩大防返贫险、涉农保险覆盖面,探索价格险、产量险、自然灾害险等新路径,为稳固脱贫成果加上一道保险阀。
图片

浚县西杨玘屯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浚县西杨玘屯村委供图

  “强”字谋发展 推动脱贫地区产业振兴
  如何巩固拓展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发展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治本之策,持续做好脱贫劳动力和易返贫对象监测帮扶,因地制宜推动产业振兴。
  做强产业,端牢“饭碗”,让脱贫成果更可持续。王海霞和范艳霞是辉县河南米多奇食品有限公司的职工,也是脱贫户。前两年,公司下乡招聘,因身体健康、年龄符合,俩人很快被招录,都被分配到了车间馍二分厂五车间。
  “平时上班三班倒,按工绩效,平均每月能领3200多元工资。”提起现在的生活,俩人很知足,“现在收入稳定,家里负担小了,心也稳定了,逢年过节都发米、面、油,日子越来越能过了。”说话间,俩人爽朗地笑了。
  据河南米多奇食品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庞玉福介绍,今年安置了49名脱贫户,招聘降低门槛,还为他们提供了养老、失业、工伤等保险,今后还将继续壮大食品加工业,保障脱贫户稳定增收。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做强产业是基础。今年鹤壁市浚县受灾严重,寒冬时节,走进浚县西杨玘屯村,别有一番景象,男女老少齐上阵,家家户户捏“泥咕咕”。
  西杨玘屯村是非遗泥塑“泥咕咕”的集中产地,全村共有大小泥塑作坊280家,从业人员1500余人,“第一书记”李欣介绍,村里把200多户从事泥塑的手工作坊统一组织起来,成立了泥咕咕文创旅游合作社,累计制作泥塑产品八百多万件,研学教育接待8万多人次,合作社创收2800万元,全村群众增收1.2万元,村集体收入31.3万元,首次实现了集体经济和农户的双丰收。
  同样,兰考县探索“扶贫构树+绿色畜牧”种养循环发展模式。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构树扶贫,企业建成年产1.6亿株组培中心,保障种苗供应,政府对经营主体按种植面积给予土地流转和种苗补助,贫困户参与合作社从事构树种植,再由企业按保护价收购,确保贫困户受益。
  内乡县推广“政府+金融+龙头企业+合作社+脱贫户”的“5+”产业扶贫模式。政府主导协调,金融机构为脱贫户提供小额信贷,合作社利用脱贫户的贷款建猪舍,牧原集团租用并逐年回购猪舍,由合作社交于脱贫户还贷,脱贫户可从中获得资产收益、务工收入、直接参与养殖收入三项受益。
  河南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洪涝自然灾害等困难,各地加强就业帮扶,截至11月底,全省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中有劳动能力的227.1万人实现应就业尽就业,规模超过去年21.7万人;全省脱贫户人均纯收入14345.2元,较上年增长10%。通过发展产业,培育了支柱产业,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激活了县域经济,有力推进了乡村振兴发展。

来 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编 辑:杨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