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在阜平县龙泉关镇顾家台村外的山坳里,黑黝黝的香菇大棚鳞次栉比。走进大棚,只见脱贫户杨伟彦正在“清棚”,手脚麻利地将一个个风干的菌棒码好、出棚、装车。
“大棚的收益一年比一年好,今年一个棚至少收入4万元。”杨伟彦说,这几年,小蘑菇在大山深处撑起“致富伞”,成为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让她和村民们摘掉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
顾家台村民杨伟彦正在香菇大棚内整理菌棒,准备“清棚”。寇国莹摄
产业良性发展
乡亲们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脱贫不脱政策,县里对脱贫户的优惠政策没有变,但咱现在心里有底了,手中有钱了,承包大棚再也不用贷款了!”杨伟彦说,自2016年承包香菇大棚以来,一年比一年挣得多,不仅还清了贷款,还实现了“自我造血”良性发展,这两年承包大棚都是用自有资金周转。
自2015年以来,阜平县把食用菌产业作为扶贫主导产业全力推进,科学规划“一个产业核心区、四个产业带”的发展布局。作为龙泉关—天生桥产业带的重要一环,顾家台搭上了全县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快车,集中流转了120亩土地,与县里的龙头企业嘉鑫公司(现更名河北国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50个香菇大棚,并“跑”来了好政策:龙头企业生产菌棒,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农户负责大棚种植,龙头企业负责回收;政府搭台增信,银行降槛降息,群众无需抵押便可申请贷款,每个棚可根据情况贷款5万元到10万元,政府贴息;产品销售如果低于市场价格,由保险公司补齐差价……
杨伟彦成为全村第一批试水的人,贷款承包了两个香菇大棚,当年就收入4万元。几年下来,她不仅摘掉了穷帽子,翻新了房子,还清了外债,还买了一辆十几万元的小汽车。
杨伟彦笑着说,几年来香菇产业发展越来越好,不仅自己实现了脱贫致富,还带动本村劳动力就地务工,“白天一个工一小时10元,晚上15元,最忙时一天就开支1000元。”如今,香菇产业每年带动顾家台75名闲散劳动力实现季节性就业,人年均至少增收5000元。
小香菇在大山深处撑起了致富伞。在顾家台,香菇大棚成了抢手的香饽饽。由于本村大棚是冷棚,冬季无法种植香菇,不少承包户就跑去外村承包暖棚。
距离顾家台40公里外的阜平镇耑路头村香菇种植基地,村民顾廷亮承包了两个大棚,三天前刚上完近5万个菌棒。“产业发展得好,挣钱有保障,冬天就不能闲着。两个棚至少能收入四五万元。”
“香菇产业为全村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让我们在推进乡村振兴中认准了产业兴村的路子。”顾家台村党支部书记顾锦成说,在香菇产业的基础上,村里相继发展了高山林果、乡村旅游、牡丹种植等产业,乡亲们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凭借研发应用平台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