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陈文俊:
2021-04-06 10:02:03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 徐麟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2021-04-06 10:14:36
陈文俊:
谢谢徐麟副部长。下面欢迎各位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一下自己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2021-04-06 10:15:19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刘健 摄)
唐仁健(徐想 摄)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 唐仁健: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个胜利是历史性、全方位的。
一是历史性地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经过8年艰苦奋斗,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性贫困问题得到解决,兑现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史上,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中国人民的千年梦想、百年夙愿得以实现。
二是脱贫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6079元增长到2020年的12588元,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1.6%。“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脱贫群众吃穿不愁,义务教育阶段辍学问题实现动态清零,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解决,790万户、2568万脱贫人口告别泥草房,住上安全房,低保、特困救助供养、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特殊困难群体福利水平持续提高,2400多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拿到了生活和护理补贴。
三是脱贫地区落后面貌根本改变。生活生产设施明显改善,多年遇到的像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这期间我们新改建公路110万公里,新增铁路里程3.5万公里,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了硬化路、通了客车、通了邮路,新增和改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029万亩,农村地区基本实现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全覆盖,脱贫村通光纤和4G比例都超过了98%。脱贫地区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83%,特别是新疆、甘肃等长期干旱缺水地区告别了苦咸水、涝坝水,老百姓都喝上了清洁水、安全水。每个脱贫县都实现了产业从无到有,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带贫面广的主导产业,全链条提升了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下一步乡村产业振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四是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脱贫攻坚不但在物质上硕果累累,在精神上也取得丰硕成果,唤醒了脱贫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提振了自强不息、勤劳致富、创业争先的精气神。主人翁意识显著提升,脱贫致富的热情高涨,户户都找到致富门路,村村也建有致富产业,形成了你追我赶奔小康的浓厚氛围。同时他们的现代观念不断增强,市场意识、科技意识、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信心更强、脑子更活、心气更足。在社会风气方面,孝亲敬老、邻里和睦、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文明新风广泛弘扬,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成为脱贫群众的新追求。
五是脱贫地区基层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精准选派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充实一线工作力量,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抓党建促脱贫中得到锻造,党群干群融为一体,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村民自治更加有效,坚持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办,广大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大幅提升,现在平均每个村都超过12万元,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显著增强。脱贫地区基层管理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治理更具活力,形成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新气象。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强大领导力,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脱贫攻坚伟大实践,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将激励我们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接续奋斗。
2021-04-06 10:27:08
古巴拉美通讯社记者提问(焦非 摄)
王正谱(焦非 摄)
中央农办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 王正谱:
第一,建立了长效机制。这个长效机制就是防止返贫的监测和帮扶机制。主要是监测收入状况、“三保障”状况、饮水安全状况,这也是我们在脱贫攻坚主要解决的问题。监测有一个原则,就是“三早”: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在国家层面,将对各地工作进行定期调度,研究分析、通报情况。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监测帮扶机制,立足国情和农情,分层分类做好救助工作,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第二,保持政策的连续和稳定。中央决定对脱贫县设立五年的过渡期,在这五年当中,主要帮扶政策保持稳定并不断完善,也就是要“扶上马、送一程”。对现有的帮扶政策,目前正在进行梳理,调整、优化和完善,逐步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共确定了30多项配套政策,将陆续出台。
第三,强化帮扶。继续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有针对性做好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在产业帮扶方面,主要是补齐技术、设备、资金、营销等方面短板,提档升级。在就业帮扶上,在稳定去年就业规模基础上,争取给脱贫户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再就是要抓好重点帮扶县工作,中央决定在西部地区设立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帮扶他们顺利走上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各省也要选择一些重点县来集中帮扶。这个帮扶应该说是分层分类,都有具体的帮扶措施。
第四,汇聚各方力量。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积累了非常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汇聚社会各方的力量集中攻坚。这些政策、措施还要继续执行。比如东西部协作,比如“万企兴万村”,比如定点帮扶,也包括军队帮扶,还有就是继续向重点村选派第一书记和帮扶队伍,使这些政策继续延续下去。
第五,继续压实工作责任。在过渡期内,继续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将适时组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后评估工作,重点评估巩固质量和拓展成效,进一步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责任。总的要求是,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这当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易地扶贫搬迁的量比较大,一些易地扶贫安置点规模比较大,对这部分人群,我们还有一些特殊政策和措施。这方面我想请洪天云副局长来回答。
2021-04-06 10:39:12
洪天云(徐想 摄)
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 洪天云:
2021-04-06 10:51:15
纽约时报记者提问(焦非 摄)
王正谱:
2021-04-06 10:58:52
夏更生(徐想 摄)
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 夏更生:
2021-04-06 10:59:24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提问(焦非 摄)
王正谱:
这两个问题都非常好,非常重要。第一个问题,关于低收入人口逐步进入中等收入的问题。这是夏更生副局长分管的领域,待会儿请他谈。第二个问题,关于投资和融资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这是洪天云副局长分管的领域,请他们两位分别答一下。谢谢。
2021-04-06 11:08:41
夏更生:
刚才记者提得问题非常好。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广大脱贫群众虽然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是其中一部分群众收入水平仍然不高,距离你所说的中等收入的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让新脱贫的人口逐步步入中等收入,利民利国利世界,1亿人的群体要进入中等收入,他们的消费,包括发展产业方面,都会释放巨大的潜力。实现脱贫到进入中等收入的跨越,主要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
2021-04-06 11:09:01
洪天云:
我来回应第二个问题。关于乡村振兴的基建投资,主要集中在乡村建设方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今年是乡村振兴建设行动全面启动的第一年,我们将做好以下工作,可以归结为“五抓”:一是抓规划、二是抓建设、三是抓服务、四是抓治理。围绕这四个抓,最后抓好投入保障。
一是抓规划编制。乡村规划是乡村建设的施工图,要坚持规划先行,先规划后建设,老百姓经常说要富规划穷实施,规划走在前面。明确村庄的布局分类,积极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对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东部地区先行一步,已经有了比较好的经验。我们一定要注意立足现有基础、现有实际,保留乡村特色风貌,不能搞大拆大建,特别是要严格规范村庄拆并,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上楼。村庄建设是为农民服务的。
二是抓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放在农村,着力推动往村覆盖、往户延伸,村里的“水、电、路、讯、网”以及能源供应、卫生设施和垃圾污水的处理等,都是农村现代文明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要件,是乡村建设的主要着力点。我们将指导各地因地制宜确定建设重点,解决农民最迫切的需求。
三是抓服务。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强化基本公共服务配置向乡村统筹,逐步实现城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下一步,将聚焦乡村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重点问题,持续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四是抓治理。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促进城乡面貌显著改善。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农村改造户用厕所,一体推进农村改厕和污水治理,推进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治理,深入推进村庄洁化和绿化,切实增强农村的宜居性和群众的满意度。
本着前面四个抓,后面必须要在乡村建设方面有投入保障,通过创新投融资的机制,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资格局。之前唐部长在这里发布了中央一号文件,全文播发以后回答了记者提问。大家知道,今年一号文件明确了一系列投入保障政策,继续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来优先保障,中央预算内投资进一步向农业农村倾斜,按照规定,还要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村的比例,支持地方政府发行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用于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和乡村建设行动,继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在工作推进中,我们一定要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要实事求是。同时,相关部门也对地方的债务管理非常严格,我们认为,地方债务负担总体不会加重,是可控的。谢谢。
2021-04-06 11:09:25
上游新闻记者提问(焦非 摄)
王正谱:
谢谢记者的提问,民族地区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很多地方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基础差、底子薄,脱贫攻坚中,这方面我们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具体的工作,请夏更生局长来具体回答。
2021-04-06 11:42:27
夏更生: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一个民族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叫中华民族。我们国家把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确定为新时代新阶段中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在脱贫攻坚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我们从三个节点来看,一个是在整个脱贫攻坚的8年间,我国始终把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重点群体,实施精准方略一以贯之的予以倾斜支持。比如,我们在中央财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这块,对民族八省区,攻坚期内投入了近3000亿元,占全国45%。比如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方面,八省区占全国的39%。同时,包括在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也是给予倾斜支持,为打赢民族地区的攻坚战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第二个节点,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之后,国家将大部分民族地区纳入深度贫困地区,把“三区三州”作为深度贫困地区攻坚的主战场,新增的脱贫资金、项目、举措都向这些地区倾斜。应该说,通过这些超常规的倾斜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跑出了加速度,没有拖全国的后腿。
最后一个时间节点,就是去年在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最后一年,对绝大多数地处民族地区的52个深度贫困县开展挂牌督战,攻克绝对贫困的最后堡垒。经过不懈努力,少数民族的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包括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了整族脱贫,一些新中国成立后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又实现了第二次的历史跨越,就是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兑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脱贫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民族八省区贫困群众的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去年底已经突破了万元大关,而且还高于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水平,应该说非常不容易。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该说,少数民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上周我到凉山去看了一些脱贫的群众,幸福感都荡漾在脸上,这是这几年非常大的变化。第三方评估显示,2020年底,民族八省区群众对脱贫攻坚的满意度平均都在94%以上,说明脱贫攻坚战是深得民心的一项德政工程。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新的征程中,还是要继续把民族地区作为巩固拓展的重点区域,把少数民族群众作为巩固拓展的重点对象。下一步要重点在几个方面精准发力:一是针对所有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在民族地区要落实好。前面几位领导同志也都说了,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二是继续强化对民族地区的倾斜支持。包括乡村振兴的重点帮扶县,主要也是在民族地区,包括倾斜的政策,从财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集中的支持,加快补齐短板,增强区域的发展能力。除了这些重点帮扶县,国家还整体支持西藏、新疆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西藏、新疆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涉藏州县仍保持现有的对口支援关系不变。三是进一步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过渡期内,财政的资金规模保持总体稳定,调整优化支出结构。
通过这些举措,确保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不掉队,在共同富裕路上跑出好成绩。谢谢。
2021-04-06 11:43:35
新华社记者提问(焦非 摄)
徐麟:
谢谢您的提问。中国之所以消除绝对贫困,刚才王正谱局长在介绍经验时讲的六条就是主要原因。要说最重要的,我认为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从党的领袖到普通党员干部,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锚定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目标,一茬接着一茬,接续奋斗、驰而不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汇聚全党全国之力,打响脱贫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到河北阜平考察扶贫开发工作,并且深刻阐明了消除绝对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系,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动员令。
总书记时刻牵挂着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把扶贫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花的精力最多。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在脱贫攻坚进展的每个关键时段,都召开会议听取情况、作出部署。总书记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并作出一系列批示和指示,为脱贫攻坚进一步推进指明方向。
这些年,总书记走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了20多个贫困村,深入贫困家庭看真贫。
大家可以回忆,很多新闻和有关报道中都有令人感动的镜头和画面。在甘肃定西元古堆村,总书记走进老乡低矮灰暗的农屋,在墙边的小水缸里用瓢舀了一勺水喝了一口,亲口尝一尝乡亲们喝的是什么样的水。
在河南兰考张庄村,总书记牵着85岁老人张景枝的手,到她家里看厨房、看卧室,和全家人一起促膝交谈,了解能够打多少粮食、农业补贴是否收到、家里有没有享受低保和医保政策。
总书记一次次访贫问苦、一次次考察调研、一次次谋划部署,饱含着人民领袖对贫困群众深沉的爱,不仅温暖了贫困群众的心,激励了他们的干劲,也极大鼓舞了全党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斗志。
脱贫攻坚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广大党员干部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用自己的辛劳付出和汗水甚至牺牲生命,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这里,我举两个普通干部的例子。
一个是国家审计署派到贵州黔东南甲石村当第一书记的姜海泉同志。他刚到村里的时候,村民们对他敬而远之,觉得他是北京大城市、国家大机关来的,对山村的情况了解不具体。但是,他深入到农民家庭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一件一件、一项一项帮助农民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村民们接受了他,而且很拥护他。到他两年任期期满的时候,全村村民联名写信并摁上红手印,希望他继续在村里干下去。他也舍不得乡亲们,又接着干了两年。他去扶贫的时候,女儿才3岁,等他回来时女儿已经上了小学。女儿也很懂事,说爸爸三年没有回来陪我过“六一”了,很想念爸爸,但是爸爸给她写了信。爸爸在信中告诉她,等山里的孩子也像她一样过上幸福的生活他就回来。
另外一个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宁。她是2010年广西大学的毕业生,当时报名到自己的家乡当大学生村官,做了村主任助理。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进展,她全身心融入到家乡脱贫攻坚、改变面貌的过程中。她自己是苗族人,在苗族村寨和乡亲们一起想办法,做了很多探索,终于找到了发展高山生态农业的致富门路。连续两届任期届满时,面对还没有完全脱贫的家乡和乡亲们,她毅然决定留下不走了。2017年,她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现在,整个江门村94户326位贫困农民都已经脱贫,实现了整村脱贫。杨宁说,每个人都有理想、都有梦想,她的梦想就是能够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让苗族乡亲靠自身的努力脱贫致富。
这些基层干部、扶贫干部很普通、很平凡,做了一些看似很细小但是又很具体、很务实的事情。就是这样的基层干部、扶贫干部,就是这样的共产党员,汇聚起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力量。谢谢。
2021-04-06 11:55:09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提问(焦非 摄)
唐仁健:
2021-04-06 12:14:36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焦非 摄)
王正谱:
这个问题是经常会问到的问题,我也关注到,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很多记者都问到这个问题。两会新闻发言人也都作了回答,已经答了很多次了。今天再问,我们请分管副局长洪天云来回答。
2021-04-06 12:17:34
洪天云:
非常感谢。根据国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来确定国家标准,是中国实施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以来一贯的、一直的做法。中国第一次制定扶贫标准是1986年,标准是206元,对应的贫困人口是1.25亿人,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次是2001年制定国家第一个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时,提高标准到865元,对应贫困人口是9422.8万人。第三次是2011年制定国家第二个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再一次提高标准到2300元,2300元是按照2010年的不变价,对应贫困人口是1.22亿人。
脱贫攻坚以来,中国贫困人口识别和退出,都是以户为单位,衡量标准是“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基层一线的干部群众最容易记住。识别标准、脱贫标准是什么,就是“一二三”。“一收入”讲的是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现行国家扶贫标准,也就是刚才说的2300元,到2020年现价约4000元。“两不愁三保障”是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和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还包括饮水安全有保障。中国贫困人口退出的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多维标准,不仅仅是收入,还考量了贫困人口生存权、发展权的实现。总体来看,是高于世界银行的极端贫困标准的,也高于2015年联合国确定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绝对贫困线,体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这里报告一个数据,据统计,2020年底中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0740元,远远超过国际极端贫困标准。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关要求和部署,保持现有政策的总体稳定,对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扶上马、送一程”,继续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确保脱贫群众收入稳定持续增长,朝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谢谢。
2021-04-06 12:17:55
日本读卖新闻记者提问(焦非 摄)
洪天云:
谢谢。关于乡村振兴这个话题今天很热门,前面几位领导同志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作了回应。到2035年,我们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中长期党和国家确定的战略目标。乡村振兴涉及面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汇聚全党上下、社会各个方面的强大力量来推动实施,需要各地各个部门协同作战、共同推进。中国有句话叫“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大家齐心协力来推动、支持、参与这项工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责无旁贷,乡村振兴部门将会同相关部门一起深入推进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同时,要抓重点。关于农民收入提高,主要要通过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不断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来实现,这是当前中国农村老百姓收入来源的主体,必须下大力气做好。关于农村的发展,下一步将启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同时,我们还将不断加强乡村治理,推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村文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善治水平。我们国家面积很大,各个省区市差异性比较大,东部地区先行一步,在这块有很多成熟成功的经验,中西部地区正在通过学习借鉴和推广,把相关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2021-04-06 12:19:49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焦非 摄)
王正谱:
大家都很关心乡村振兴工作,同时也关心乡村振兴局的有关情况。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转向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相应的机构也要做一些调整。中央已经决定,原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职能由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来承担,国务院扶贫办重组为国家乡村振兴局,归口农业农村部管理,主要负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具体工作。
从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对象更广了,工作领域更大了,工作要求更高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和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可以说乡村振兴部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好国家乡村振兴局的职能职责,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重整行装再出发,在乡村振兴事业中再立新功。
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也正在谋划之中,希望各位媒体朋友能够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工作,监督我们的工作,大家一起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中国乡村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定位、主要内容以及主要目标都已经相当明确。定位就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主要内容包括了五大振兴,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总的要求也是明确的,就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的阶段性目标也已经明确,到2025年、2035年以及2050年都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同时,通过每一个五年规划,还有一些具体的分步骤的目标来推进实现。中国的面积大、人口多、地域广、情况复杂,各地在推进乡村振兴中都有一些具体的目标、举措和办法。我们相信,在中央层面大目标下,各地通过自己的不断探索、不断努力,一定会在每一个阶段胜利实现既定的目标。
关于刚才说的第二个问题,关于乡村建设方面的工作,现在也在稳步推进当中。在乡村建设中,主要目标是要把现有的基础性建设提档升级。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现在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供水、电讯等,还有村一级的公用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极大提升,这是有目共睹的。
在新的起点上,怎么更进一步推进乡村建设,是下一步努力的目标。刚才几位发布人也都讲到了这个问题,比如道路要向更基层去延伸,到组、到户。再比如一些产业路、旅游路等专用的道路,也要进一步延伸。很多基础设施不是没有,而是怎么提档升级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还要不断地努力。其他方面,还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包括农村厕所、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收转运等方面,也都要提档升级。从统计情况看,现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已经达到了68%,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接近90%,现在的短板是生活污水处理,这方面的投入比较大,目前各地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解决,比如接入城市的污水管道,比如建立独立运转的污水处理设施,还有一些地方的“土办法”。总之,乡村建设行动在各地不断努力下,我相信一定会取得新的进展。
关于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提出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关心,希望在座的各位记者朋友多帮我们宣传各地好的做法,使大家能够互相借鉴,共同推动乡村振兴事业不断健康发展。谢谢。
2021-04-06 12:27:23
唐仁健:
我补充一句,因为乡村振兴全社会都很关注,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这三个机构全是干乡村振兴的,只是乡村振兴局目前的牌子和题目完全重合,今后中央农办和农业农村部在有关乡村振兴的法律法规、规划战略和重大政策方面都要研究、都要推动,所以他们只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开展这项工作。谢谢。
2021-04-06 12:29:17
陈文俊:
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媒体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下次见。
2021-04-06 12:29:42
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